今天從基隆轉運站搭公車到金山,再步行到金山遊客中心,隨意獅頭山步道閒逛散心,探訪一下金花石蒜花況。
獅頭山公園內入口進來不遠處有一條「好運道」,步道口有小彌勒佛石雕,走一走好運道意謂帶來好運喔...
好運道仿枕木梯緩上,發現步道旁有三等三角點基石一零二三號,此處即是金包里山,海拔67公尺。
續前行漸緩下坡,旁有3尊小沙彌石雕及木頭長椅,步道採木屑舖面,走起來柔軟舒適,雨天也不會濕滑。
好運道步道來到小高地設置好運亭,叉路一小段至環狀觀景台賞海景,此地有尊大彌勒佛,返叉路續前走花崗石步道,
石階走下來回到遊客中心旁,經風藤廣場往燭台雙嶼約1100公尺,
金山獅頭山因位在突出海岸的金山岬上,面朝東海,居高臨下,地勢險峻,因而曾為重要軍事陣地,至今遺留許多防禦工事、
坑道、砲台、碉堡等,早期為北海岸重要的軍事基地。
往燭台雙嶼途中稜線空曠處,可俯瞰和遠眺磺溪港、竹子山、金沙灣海灘、磺港漁港...
經過公廁,石階下來花卉種植區,欣見一株金花石蒜燦爛盛開,其他還有5-6株初長花苞,
金花石蒜又名龍爪花、忽地笑、彼岸花,花開不見葉,花瓣向外翻捲,猶如龍的爪子,故稱為「龍爪花」。今還有一奇事發現,
因金花石蒜「花葉不相見」特性,她是從土地先蹦出一支支含苞待放之花梗,在生長抽出離地開花,花落後再長出葉子。
燭臺雙嶼高約60公尺,有著淒美「夫妻石」的傳說流傳著,原本是金山岬的一部分,後因板塊運動形成橫直交錯節理的岩石,
再加上海水及風不斷地侵蝕結果,潛在的自然力量,正隨著時間默默改變著雙燭台的形貌...
經「燭台雙峙」續前下行至介字亭,本想由神秘海岸繞回水尾漁港,但路徑已遭管理單位以鐵柵門封閉,設置警告牌及監視器,
於是原路折回,回望涼亭及燭台雙嶼同框,
彎道崗哨旁叉路依指標方向下往水尾漁港,此段步道途中經過廢棄營房及崗哨,足證此地昔日確有軍隊駐紮戍守。
約6分從叉路下來水尾漁港,再從員潭溪景觀橋旁出來民生路走回金山老街。 1130924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