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96.9.22
行程:鼻頭國小→鼻頭角稜線步道→和美國小→龍洞灣攀岩場→龍洞灣岬步道→西靈嚴寺
           →福隆車站→三貂角燈塔
天氣:晴雨不定

※ 岬,中文音「ㄐ|ㄚˇ」依教育部編辭典謂地理學上指陸地向海突出的部分。如:「海」。亦稱為「角」。


鼻頭國小旁上稜線步道


稜線步道坡度平緩,海岸線景色優美,一覽無遺。


石板步道及幽雅涼亭


氣象雷達站下駐軍隘口


豆腐岩海蝕景觀


走在稜線步道上,徜徉於天地之間。


鼻頭稜線步道末段


和美國小後步道叉路,階梯往上通龍洞南口海洋公園。



臨海吹風聽浪


突兀險峻崢嶸奇岩,祇能遠觀而不能褻玩焉。


攀岩搏命取景英勇的Fuli令人為之一顫。


龍洞灣岬山頂上觀景亭前


回望龍洞灣岬絕壁上觀景亭


往西靈嚴寺途中步道。


自另一角度眺望觀海亭


西靈嚴寺大雄寶殿


西靈嚴寺俯瞰南口海洋公園


福隆車站景觀


有台灣眼睛之稱整體白色造型的三貂角燈塔,位於台灣極東點,所以解說牌上寫著到此處之人,就是全台灣無人能出其「右」。


據資料記載:「三貂角燈塔」位於台灣北部濱海公路福隆與宜蘭頭城之間,是台灣的最東點、雪山山脈的最尾端,其地名是由西班牙 Santiago 譯音演變而來。
據傳明朝天啟六年(西元1626年)西班牙船艦由菲律賓開抵台灣東北角海域,因不詳地名,為便於記載航海日誌,便以拉丁文命此地為 San Diego(聖地牙哥),為外國人最早對台灣東北角的記錄,早期本地先民便以此譯為閩南語音「三貂」,「三貂」地型是台灣最向東北部的岬角,因而自然得名為「三貂角」。

=More=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uhyng(小謝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