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北坑是一個位於龍潭與楊梅鄉界的客家村,因為境內有宵裡溪、大北坑溪、南坑溪三條野溪匯流故名為三水村,
民風純樸,丘陵坡地種植茶園,以龍泉椪風茶聞名遐邇,社區發展農園觀光產業,獨特的農園餐廳、庭園步道、古厝老屋,近年來已成為農業休閒觀光景點。

搭乘火車至楊梅站下車,出站後本想搭乘客運班次,可惜班次很少,於是花了350元車資搭計程車至香訫堂,下車時司機遞給我一張名片,
他說這裡客運班次很少,如果回程下山要叫車,可以打電話給他,真是設想周到。
據載,香訫堂廟坐落涼傘頂山,位置新埔鎮新北里,地當竹、桃交界、楊新公路繞地而過,霄裡溪攀源而上,三洽水匯合於下,早即聞名遐邇,
日據時期建廟至今,已有百年以上歷史。


我向廟方人員寒暄問候,遠道而來詢問對方,想至大北坑社區龍泉步道、江申步道,看看茶園風光,指示我從廟右抄小路過去,
水泥路緩上,接到上方桃20鄉道,路旁有日軍將士招魂塚,用以紀念日本失事軍機數十位罹難將士。


產業道路往上走,旁有茶園陸續出現,颱風天有台電人員忙著搶修電力設備,我卻悠閒的散步看風景,依指標往江家古厝方向。


牽牛花散落在路旁的草地上,天秤颱風來襲前,天空竟是晴朗異常,經「至德堂」客家宅院門前過。


續往前,駁坎上有一小水池,外緣放置洗衣板和幾塊石頭,此處名為「愛心池」,解說牌記述,愛心池是早期本地婦女洗衣服、洗菜的地方,
經過社會變遷,愛心池依舊存在於斯,喚起人們對早期農村生活的記憶。


過一大彎道之後,路右有一大埤,循指標往龍泉步道,山坡間風勢甚大,涼爽宜人。


漸往下走,旁有一涼亭,步道右側山谷已現茶園風光,一片綠油油沿著山坡,由上而下鋪出整齊的環狀綠色線條。


步道旁遍植金針花,適逢花季,不期而遇,分外驚喜,茶綠清香,金花燦爛,遊走其間賞心悅目。



茶園風光再加上金針花,感覺竟是很搭配,二者相得益彰,使得這條茶園步道美麗加分。



龍泉步道從山坡下來到茶園下方,步道穿過茶園,置身其中有如被茶園包圍,呼吸之間盡是
茶葉散發的芳香氣息。


接著轉入林蔭步道一小段,部分路面稍有積水,有的還有孳生泛綠青苔,稍嫌美中不足。


然後步道又緩上山坡,再度回到產道(位於剛走過的至德堂下方),於是又再沿著產道往前行,經過剛走下大埤入口再往前,
左側茶園又出現龍泉步道指標,原來這條步道已被產道切割成數段了。


由簡介可知,三水地區住民大部分是客家人,儉樸勤奮,此區因地勢高亢平坦海拔適中,氣候溫和潮濕,晨昏有霧,
非常適合茶樹栽種,其茶葉品質佳,香氣怡人,即白毫烏龍或稱東方美人茶。


第二段龍泉步道上來,出口的地方有停車場然後又接回產道,再往上走,路旁的洗石子檔土牆為大北坑社區文化藝廊,
鑲崁多件本地區應景畫作,在此勤奮純樸的客家茶鄉,呈現出濃厚的風土文化氣息。



瀏覽文化藝廊畫作,沉浸在畫中世界,再往上走,眼前有大型微波通訊電塔,水土保持局設有「大北坑社區」造型意象。


在大北坑社區造型意象前方有一處涼亭,居高臨下,可俯瞰三水村聚落及茶園景色。


涼亭旁的地面上有一座三等控制點基石,在從涼亭駁坎下的水泥路往下走,


水泥路走下來,花磚步道通往龍泉公園(三水水土保持戶外教室)。


日期:101.8.24  天氣:晴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uhyng(小謝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