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雙溪古道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內,是一條銜接坪頂古圳步道至擎天崗間的溯溪縱走路線,
沿途有涼蔭遮日及清涼溪水,值此炎熱溽暑,不失為一條郊山健行的良好路線選擇。


坪頂古圳的水圳路走到盡頭鐵柵門,右側土石路下切內雙溪河谷,
溪水沁涼,清澈見底,溪中魚蝦生態豐富。


越溪,步入濃密竹林間,眼前綠意盎然,熱氣全消,


續緩上坡,旁有小茶園,石階錯落薄覆青苔,頗有古道意境。


一叢一叢集聚的八芝蘭綠竹,更印證內雙溪古道為昔日居民遷徙所在,再往上爬,
果不其然,古道旁尚存一處連棟成排的石頭+土角厝。


階梯上來經土角厝門前,發覺仍有人居住,今日能在這種房子生活居住,交通不便,
恍如與世隔絕,箇中滋味,實在非常人所能想像。
一般都市人,恐怕住上一天一夜就要投降了,更別說要在此房子生活久居了。


離開土角厝後,路徑更為原始,山坡間都是大菁植物。


蟬聲嘶鳴的濃密綠蔭下,不見天日,在山林間獨行,


經過竹仔林之後,旁有山澗小瀑,四周仍是陰濕地形常見的植物。


山中溪旁常見的小蜻蜓


大菁、姑婆芋遍布古道兩旁,偶有發現聚落遺跡。


再度經過溪床,稍微休息納涼一下。


地上有顆石頭,有白漆5.2K字樣,溪左右分為二路,右上風櫃嘴、左上擎天崗。


越溪過,左上陡坡漸離溪谷,


坎坷難行的陡坡,苦爬10幾分鐘,悶熱無風,


稍後轉為緩坡,續沿溪谷上方邊坡而行,
發現古道旁有幾條大水管,


古道水管路一直往上爬,接到上方有橫向叉路,取右行,路徑愈來愈清晰,


上方築有小水壩,為數條水管的水源頭。


再往前行,有一巨石白漆台灣輪廓,署名劉永生。


溪旁步道,竹林間平緩好走,


再度越過溪谷,分為溯溪路與腰繞上坡路,二線5分鐘後會合,
為免溯溪濕滑,還是辛苦一點走腰繞上坡路。


幾年前從聖人瀑布那端走坪頂古圳步道上擎天崗,曾遇過劉老先生,
為了感念劉老先生經常整理古道無私奉獻精神,
有人將此段路命名為「永生大道」。


接下來就到了荷蘭古道叉路口,右上可抵石梯嶺、高頂山接風櫃嘴步道。


距離擎天崗已經不遠了,林間步道愈走愈好走,不時還有發現牛腳印及牛屎。


通過一段溪谷旁的林蔭步道之後,便接到擎天崗草原的花崗石步道。


芒草區土路出來就是擎天崗下方的草原區


擺脫濃密的樹林,步上擎天崗之路,眼前藍天白雲無限寬廣。


日期:101.8.25    天氣:晴   地點:內雙溪古道(坪頂古圳鐵門叉→擎天崗步道叉,約80分鐘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uhyng(小謝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