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燭臺雙嶼」又稱「夫妻石」,位於金山岬前方不遠處海面,是一典型的海蝕柱地形。燭臺嶼高約60公尺,原本是磺港半島的末端,由於早年該地地盤上升,加上海水不斷激烈地侵蝕,使其與半島分隔,隆起的礁石經過長時間的海浪侵蝕,下方的海蝕洞逐漸貫穿成海岬,形成類似石門洞一般的海拱,後來海拱頂部崩塌,而底部的石柱岩基仍相連,水面上分歧為雙嶼,因為外形像兩座燭臺,所以被稱為「燭臺雙嶼」,清朝淡水廳志將其列為淡水八景之一。

燭台嶼在台二線濱海公路遠遠就可望見,而從金山獅頭山公園內中正亭可以近距離一窺全貌,從磺港獅頭山公園進入,沿著獅頭山的步道向海岬北端前行,就可以看見一座傳統式涼亭,即中正亭,再通過中正亭後右行,就更清楚望見孤懸於海中的燭台嶼,這裡有一處由金山鄉在民國73年設立的觀景平台,並勒碑銘曰「燭臺雙峙」,這裡也是觀賞燭台嶼與欣賞海景的最佳地點,無論遠眺或俯瞰,遼闊的視野下,金山海岸豐富的地形景觀,美不勝收。


薔蜜颱風來勢洶洶,實在不宜走深山步道或遠行,於是獨訪燭臺嶼,雖然天色有點灰濛濛,大致還不錯,自基隆搭車至金山站下車,步行可達金山遊客中心,再往前行就是獅頭山公園步道入口了。


循著按摩步道階梯緩上後有叉路,先往右方涼亭。


在涼亭內遠眺海岸線,只見後浪推前浪,風勢甚大,加上灰濛濛的天空,頗有山雨欲來之色。


獅頭山公園步道屬國家風景區,導引設施完善,指標明確,且普設導引圖、涼亭、觀景平台。


至中正亭前先取叉路至彌勒佛像,佛像慈眉善目面海看日出日落、潮起又潮落,正所謂:大肚能容了卻人間多少事,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。


至風藤廣場的步道一旁,意外發現有一顆編號1023的三等三角點基石。


風藤廣場一景


續往中正亭的步道上,左下方可見磺港一帶漁船已紛紛停泊避風。


再往前行即望見中正亭以及遠處的燭台嶼


任風風雨雨吹襲,海中孤立的燭台雙嶼,形影不離相互依偎,若問世間情為何物,怎可與此比擬。


往中正亭前左方另有海岸神秘步道,自步道上回望中正亭。本想續行,但因上次風災前方步道已嚴重坍方而封閉,只好作罷。


燭台雙嶼簡介圖


公園設施位置導引圖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uhyng(小謝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