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口老街,仔細看一下這條街每一戶的門牌就是「湖口老街」,湖口地區舊稱「大湖口」或「大窩口」,那麼為什麼又有「老湖口」和「新湖口」之分別呢?
話說清光緒十八年(1892年)劉銘傳所鋪設的鐵路延伸至此,設有「大湖口火車站房」帶動地方商業繁榮,日治時期已整建成今日風貌,
至昭和四年(1929年),日人認為楊梅到湖口間路段坡度過陡且路基不穩,便將鐵路路線改從楊梅以西丘地,途經伯公岡(富岡)而到下北勢的新站。
自此人潮便流向數公里遠的新湖口,老湖口因而沒落,但老街的風貌也因此完整保留。
天主堂見證老湖口過去的繁榮興衰,其前身便是鐵路大湖口驛站,鐵路改線後舊車站原地建造為天主堂,
但隨著教友人數減少,天主堂在1993年停止活動並閒置下來。直到後來大窩口促進會獲得文建會補助下,乃將閒置的天主堂改建成文物館。
湖口老街一家一館各具特色,並且兼有濃厚而純樸的客家風情,從入口處的老湖口天主堂開始,
可以睜大眼睛慢慢流覽,右邊瑪納亭園餐廳上去,可品味客家風味餐,並且有步道通往牛車驛站。
許多人喜歡逛老街,但為什麼喜歡可能因人而異!
老街是有生命的,而且隨著歲月的洗練而更顯豐富內涵,
老街是有情感的,承載著許多喜怒哀樂的無數記憶與回憶。
我喜歡老街建築的構工精緻華麗手法,卻又不失純樸,圓拱造型與整齊的山牆立面,融合力與美的傑作。
復興戲院位於湖口老街一隅,已塵封四十多年的復興戲院,現改裝成為客家餐廳,保留當年的售票亭、放映室及芒果樹,喚起人們對老街的記憶。
近年來,經由政府與社區居民共同營造之下,翻修老街牌樓、店亭、石板路與綠化工程,使湖口老街有了新風貌。
據述,由於老街上有「建寅」、「寅春」等店號,因此有學者及地方人士認為老街是建於歲次甲寅的1914年。
老街距今果真已將近百年以上歷史,不過他還老得很新,老的很有商業氣息,而且老出活力,老出生命力。
街底就是三元宮,為老湖口地區居民信仰中心,主祀三官大帝,還供奉有觀音菩薩、媽祖、註生娘娘與伯公(即土地公)等神,
據說此廟原本是坐東朝西,但後來發現與湖口老街之間的整體動線有問題,遂在原地重建成坐南朝北,民90年5月新竹縣政府公告指定為縣定古蹟。
日期:101.5.5 天氣:晴 行程里程/時間:湖口車站→湖口老街約2.5公里/40分鐘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