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從三貂嶺車站下車後,走三貂嶺瀑布步道至終點叉路,不想原路返回,於是續走右下叉路,
跨越枇杷洞瀑頂溪谷之後,一小段石階上爬,然後是平緩的竹林小徑。


 
沿溪而行,不久到達福興宮土地公廟,福興宮前有休息涼亭,直行可出停車場,此處也是三貂嶺步道串連中坑古道、柴寮古道的分段點,
續行此二古道可出猴硐,故地方政府將之命名為猴硐越嶺三貂嶺步道,全長4.3公里。

 
從福興宮旁階梯上來之後,步道行走於林蔭之下,沿溪而行,起伏不大,通過溼地路段鋪設有枕木。


 
中坑古道林相原始而清幽,
經過木板橋越溪,於4.0K處枕木階再緩上,經第2處碎石平台之後,路旁有一極為古老的石造土地公廟,
橫匾福龍宮,左右聯題字:中山福地千年在,坑水德龍萬家富,其句首即為「中坑」。


此後
冷清草土路小徑下切至溪流處,今日水勢不大,溪寬但水淺,便以蜻蜓點水之姿,縱身輕躍到達對岸。


離開溪岸之後,古道沿溪行,下方溪谷岩石因常年侵蝕作用,形成壺穴地形。

 
經過3.2K里程樁,再溯溪谷上行約1-20公尺,然後銜接對岸步道,岩石表面粗糙卻不會濕滑。

 

緊接著步道或泥土路或枕木階,爬上爬下幾回合,汗水狂流,途中鞍部處有碎石平台,短暫停留擦汗休息喝水一下。

 

枕木階碎石路一路下切,經過中坑聚落遺址之後,又再沿溪而行,橫越一處小溪,水泥塊多已傾斜,小心通過。



接下來轉為平緩土石路,古道時而在溪左時而在溪右,溪水清澈,水聲潺潺,清溪綠石間小瀑無數,置身其間,暑氣全消,為古道菁華路段。
炎炎夏日炙熱難耐,假日想要休閒爬山,就是要選擇清涼消暑的路線,才是明智之舉呀!



見一小瀑布,瀑底一池青潭,自肩上卸下背包、相機,趨近嬉水沖涼一番,加上山中涼風吹來,如同天然的冷氣,怎一個爽字可比擬。 


稍後,林蔭下續走,經過小溪旁有拓墾區,步道從芒草區內沼澤溼地通過,須注意踏點,以免陷入泥沼之中。


此處距猴
硐還有1.9公里,石塊堆砌的古厝地聚落遺跡已滿覆青苔,淹沒在蔓草之中。



最後這一段一路陡上枕木階梯,抵獅子嘴奇岩叉路鞍部平台,直行主線陡下,部分路段因雨水沖刷路基流失,較坎坷難行。



柴寮古道過木棧橋後轉為寬大的土石產道,仰望右上方突起的山頭巨岩,即獅子嘴奇岩,
破損水泥產道一路下坡,下山腳步輕快,行程已接近尾聲。


步道終點石階下來,續走水泥路,鑽過鐵路箱涵後,就是以前的礦工宿舍。

 
往猴硐車站方向幾步階梯上來有休息平台,此處可觀賞基隆河奇特的壺穴岩床,且位於北迴鐵路彎道處,一列普悠瑪自強號列車疾駛而過,倏地消失眼前。


 
沿柴寮路直行,約15分鐘至猴硐車站。  日期:103.6.27  天氣:晴    行程里程/時間: 約4.3K/2小時
中坑、柴寮古道:10:02瀑頂叉路→10:09福興宮→10:29福龍宮→10:58溪畔瀑布→11:17獅子嘴奇岩叉→11:46礦工宿舍→12:03猴硐車站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uhyng(小謝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